面向冶金技术前沿,解决瓶颈问题,上大的这个
你知道吗?在上海大学,有着这样一支团队
他们面向需求,勇于创新
所发明的方法
解决了长期困扰国际冶金界的
实验研究难题
所发明的技术
为解决冶金界的瓶颈问题
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他们就是由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翟启杰教授领衔的
先进凝固技术中心团队
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简称CAST)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20年来,团队在翟启杰教授的带领下,凝心聚力,踏实践行“社会责任、前瞻视野、创新意识、超越精神”的团队文化,从建设初期三五人凝固小组,发展成为一支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有理念、有目标、有制度、在行业内享有盛誉的研究中心。团队现有固定成员17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33人次在全国性学术组织和期刊任职,9人次担任副主任以上职务。
2017年入选上海市首批重点创新团队,2020年12月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2016年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20年获得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实现上海大学冶金学科作为牵头单位国家和行业两个奖项零的突破。
科学研究——面向需求,勇于创新
CAST团队秉承“源于工程需求,高于工程实践,引领工程发展”的科研理念,力求通过面向需求的超前性和原创性研究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团队发明了基于特征单元热相似性的金属凝固热模拟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国际冶金界的生产条件下金属凝固过程实验研究难题;发明了脉冲磁致振荡(简称PMO)凝固均质化技术,为解决铸坯均质化这一国际冶金界铸坯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在金属凝固热模拟、脉冲电流和磁场下凝固、凝固亚稳相钢铁材料和钢的凝固等多个领域发表论文和他引均居国际前列。
基于原创的凝固热模拟方法,团队还研制了连铸坯凝固热模拟试验机、大型铸锭凝固热模拟试验机、双辊薄带凝固热模拟试验机、异质形核热模拟试验机和凝固裂纹热模拟试验机等多台套凝固热模拟设备,从而使团队在冶金凝固研究领域特色鲜明、始终处于国际前列,并为宝钢和鞍钢等多家企业生产工艺优化和产品首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所研制的设备已经被国内冶金高校和企业作为科研设备采购。
基于PMO凝固均质化技术,团队开发了连铸、模铸等冶金生产条件下PMO凝固均质化技术与装备,成功实现了该技术的商业应用,为相关企业创造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院士在参加CAST团队与中天钢铁集团合作完成的PMO技术在矩形坯中应用的技术评价会总结讲话中感言:在同期验收的项目中,“准备材料最厚、验收报告最长、汇报最清晰、任务完成最好、技术水平最高”。
CAST骨干成员厚积薄发。宋长江教授长期致力于钢铁材料中的亚稳相研究,其深度参与的“基于M3组织调控的钢铁材料基础理论研究与高性能钢技术”荣获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付建勋教授聚焦高品质特殊钢冶炼技术,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的“高品质非调质钢产业链关键技术协同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陈湘茹高级实验师为“620oC等级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材料CB2/FB2及其铸锻件的开发”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支撑,该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系列沉甸甸的成绩无不显示着CAST团队在科研上的踏实与勤奋。翟启杰教授说:“大学要努力做科技创新的引擎,允许失败,但是不允许跟着别人后面走”。凝才、凝思、凝智,CAST未来更可期。
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升质量
CAST团队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团队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上海市首批领航教学团队以及材料学院团队制运行单位,CAST直面新要求、新压力和新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把团队建设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基于成熟的教学队伍建设和坚实的科研基础,团队提出了团队式本科生培养新模式。在教务部和材料学院的支持下,CAST团队式人才培养成效逐渐凸显。三年来,团队本科授课课时累计达1800学时。2018年,团队积极编纂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标志性专著《金属凝固组织细化技术基础》,作为本科生教学的教辅资料;2020年,《金属凝固过程及组织控制》课程入选2020年度上海高校重点课程,与此同时,包含该课程在内的3门课程入选上海大学首批领航课程。
上一篇:冶金烧结混合机动力真足配置强
下一篇:没有了